12月16日,受学校和省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委托,我校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承办了“北方环境论坛(2023)暨中荷碳中和技术研讨会”,特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生物基化学和技术系主任Harry Bitter教授,埃因霍芬工业大学博士后李冠娜教授,沈阳师范大学“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赵震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静教授,沈阳工程学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吴维成教授做主旨报告。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长戴建陆出席并主持会议,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张国徽教授、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赵宏德副主任参加座谈。
研讨中,Harry Bitter教授详细阐述了荷兰学界在空气中直接捕集CO2 技术的研究进展,这一技术为电场烟气中CO2的捕集及转化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李冠娜教授详细展示了在CO2加氢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理论计算的指导作用;赵震教授介绍了研究团队在甲烷低温液相选择催化氧化方面的系列进展,为设计天然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高效催化剂提供指导;张静教授阐述了“相结”结构从提出、调控到规模化应用的过程,这一结构助力光/电催化技术在绿氢制取、工业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吴维成教授介绍了固体脱硫脱硝、工业余热回收等技术从原理到产品化的过程,相关技术将为碳负极材料等领域的减污降碳提供有效途径;校能源与动力学院王雨萌博士,就“有色冶炼砷钙渣稳定化处理方法与机理研究”做了汇报交流,赵震教授和张静教授给予了积极评价和详细指导。
“北方环境论坛(2023)暨中荷碳中和技术研讨会”是省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今年举办的第二次大型活动。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依托沈阳工程学院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优势资源,围绕辽宁“双碳”目标下的工业减污降碳、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等领域的前沿问题,重大工程管理实践及未来方向开展研讨,探索校企融合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依托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实现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家、地方“双碳”重大课题研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在辽沈业界和学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为辽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突破提供智力支撑。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李一倬博士、沈阳工程学院双碳研究院院长张东博士、新能源学院董颖男博士以及沈阳维智电力、沈阳鸿联世纪、杭州云谷科技、辽宁中资环保科技、辽宁联沣农业、辽宁中洁能科技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到会专家学者,就具体学术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